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带和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彼倡此和这样含有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和字的成语!

彼倡此和

成语拼音

bǐ chàng cǐ hè

成语解释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丈二和尚

成语拼音

zhàng èr hé shàng

成语解释

(歇后语)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成语出处

《金瓶梅传奇》第六回:“诸方地保瞧见,恰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觉腿关节软了下来,扑通扑通跪成一片。”

远来和尚好看经

成语拼音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成语解释

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常言道:‘远来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成语拼音

hé shì zhī bì,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

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割地求和

成语拼音

gē dì qiú hé

成语解释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成语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地利人和

成语拼音

dì lì rén hé

成语解释

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 地利人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秋高气和

成语拼音

qiū gāo qì hé

成语解释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成语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和蔼近人

成语拼音

hé ǎi jìn rén

成语解释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成语出处

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成语拼音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miào

成语解释

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成语出处

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往哪里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东北这块地方,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汉奸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