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带合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知行合一这样含有合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合字的成语!

知行合一

成语拼音

zhī xíng hé yī

成语解释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合则留,不合则去

成语拼音

hé zé liú,bù hé zé qù

成语解释

合:投契,融洽。意见相合就留下共事,不合就离开

成语出处

宋·苏轼《范增论》:“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项羽以成功名,陋矣。”

起承转合

成语拼音

qǐ chéng zhuǎn hé

成语解释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成语出处

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中西合璧

成语拼音

zhōng xī hé bì

成语解释

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一拍即合

成语拼音

yī pāi jí hé

成语解释

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天人合一

成语拼音

tiān rén hé yī

成语解释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离合悲欢

成语拼音

lí hé bēi huān

成语解释

泛指别离、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

成语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悲欢离合

成语拼音

bēi huān lí hé

成语解释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 悲欢离合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行不苟合

成语拼音

xíng bù gǒu hé

成语解释

指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