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34
带忽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恍恍忽忽这样含有忽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忽字的成语!

恍恍忽忽

成语拼音

huǎng huǎng hū hū

成语解释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

悠悠忽忽

成语拼音

yōu yōu hū hū

成语解释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佋怅自失。”

玩忽职守

成语拼音

wán hū zhí shǒu

成语解释

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成语出处

钱钟书《围城》:“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眇眇忽忽

成语拼音

miǎo miǎo hū hū

成语解释

眇眇:辽远;忽忽:印象模糊。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忽忽如狂

成语拼音

hū hū rú kuáng

成语解释

忽忽:形容印象模糊或见不真切。恍恍忽忽,如同神经错乱似的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精神恍忽

成语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成语解释

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成语出处

《文选·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