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魂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三魂七魄这样含有魂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魂字的成语!

三魂七魄

成语拼音

sān hún qī pò

成语解释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成语出处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魂消魄散

成语拼音

hún xiāo pò sàn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魄:气魄,精神。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李明见先折了一个,却待也要拨马回走时,被杨志大喝一声,惊得魂消魄散,胆颤心寒,手中那条枪,不知颠倒。”

孤魂野鬼

成语拼音

gū hún yě guǐ

成语解释

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

成语出处

钱钟书《围城》:“人家哪里有工夫梦见我们这种孤魂野鬼。”

勾魂摄魄

成语拼音

gōu hún shè pò

成语解释

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

成语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那仆人一听,乡音入耳,已是关心;更兼那燕语莺声,勾魂摄魄,要走哪里走得过去?”

迷魂夺魄

成语拼音

mí hún duó pò

成语解释

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同“迷魂淫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既升绝顶,乐声嘹亮,俱在天际,觥筹交错,迷魂夺魄,不自知其在人间矣。”

销魂夺魄

成语拼音

xiāo hún duó pò

成语解释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迷魂汤

成语拼音

mí hún tāng

成语解释

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成语出处

《全元散曲 点绛唇 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迷魂淫魄

成语拼音

mí hún yín pò

成语解释

迷人魂、乱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成语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殷汤》:“师延乃更奏迷魂淫魄之曲,以欢修夜之娱。”

借尸还魂

成语拼音

jiè shī huán hún

成语解释

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成语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亡魂失魄

成语拼音

wáng hún shī hún

成语解释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