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泣不成声

qǐ bù chéng shēng

成语正音

泣,不能读作“lì”。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成语出处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翘足可待

qiào zú kě dài

翘足:抬起脚。一举足的时间内即可等到。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成语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种种危亡,翘足可待,又安有扫荡廓清之日。”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qián rén zāi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

成语正音

栽,不能读作“zhāi”;树,不能读作“sù”;乘,不能读作“cénɡ”。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成语出处

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沁人肺腑

qìn rén fèi fǔ

成语正音

沁,不能读作“xīn”。

吸入新鲜空气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

成语出处

明·张岱《陶庵梦忆》:“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腑。”

敲山震虎

qiāo shān zhèn hǔ

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成语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

前车之鉴

qián chē zhī jiàn

成语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 前车之鉴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奇耻大辱

qí chǐ dà rǔ

成语正音

耻,不能读作“cǐ”。

奇:异常。极大的耻辱。

成语出处

清 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强颜为笑

qiǎng yán wéi xiào

强:勉强。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欢笑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切要关头

qiè yào guān tóu

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关头,窃恐筑室通谋,一纵即不可复挽,不揣冒昧,谨再沥忱附片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