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沽誉买直

gū yù mǎi zhí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同“沽名卖直”。

成语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毂交蹄劘

gǔ jiāo tí mó

行车交错,马蹄磨削。形容车马来往频繁。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菰中随笔》:“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三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绎,以示雄大。”

鼓馁旗靡

gǔ něi qí mí

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成语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嘟嘟囔囔

dū dū nāng nāng

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一面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口内嘟嘟囔囔的。”

孤悬客寄

gū xuán kè jì

犹言孤悬浮寄。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

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彼学政者,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貎敬而神拒之。”

孤行一意

gū xíng yī yì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成语正音

露,不能读作“lòu”;色,不能读作“shǎi”。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孤文只义

gū wén zhī yì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孤豚腐鼠

gū tún fǔ shǔ

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同“孤雏腐鼠”。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春秋论二》:“成济,奴隶小人,昭视之,孤豚腐鼠耳。”

不留余地

bù liú yú dì

成语正音

留,不能读作“liū”。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