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杂七杂八

zá qī zá bā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成语出处

赵树理《三里湾》:“里面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

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厅上所贴的对联,有刘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谓,毕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云趋鹜赴

yún qū wù fù

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成语出处

清·魏源《淮北票盐志叙》:“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而纲商岸悬课绌,票商云趋鹜赴者,何哉?”

咂嘴弄唇

zā zuǐ nòng chún

表示惊奇或为难。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举人]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

冤家宜解不宜结

yuān jiā yí jiě bù yí jié

指应该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人来惹我,尚然要忍耐,让他几分,免了多少是非。”

眼光如豆

yǎn guāng rú dòu

指目光短浅,缺乏深远的见解

成语出处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此特拘于音调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辩也。”

咂嘴弄舌

zā zuǐ nòng shé

形容贪馋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

贻笑大方

yí xiào dà fāng

成语正音

贻,不能读作“dài”。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成语出处

《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云天高谊

yún tiān gāo yì

情谊深厚,高达云天。

成语出处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贱妾水冰心,多蒙公子云天高谊,从虎口救出,其洪恩大德,不啻天地父母。”清·烟霞散人《凤凰池》第五回:“向日晚生正遭歧路之泣,得遇总戎,云天高谊,解衣推食,有踰骨肉。”

贻人口实

yí rén kǒu shí

成语正音

贻,不能读作“dài”。

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成语出处

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