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径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另辟蹊径这样含有径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径字的成语!

另辟蹊径

成语拼音

lìng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成语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行不由径

成语拼音

xíng bù yóu jìng

成语解释

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

《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羊肠小径

成语拼音

yáng cháng xiǎo jìng

成语解释

像羊肠子那样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岖的山路

成语出处

巴金《家》:“进了这门,他们即发现一条羊肠小径躺在竹林中间。”

曲径通幽

成语拼音

qū jìng tōng yōu

成语解释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 曲径通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大相径庭

成语拼音

dà xiāng jìng tíng

成语解释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 大相径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别开蹊径

成语拼音

bié kāi xī jìng

成语解释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成语出处

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因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统一口径

成语拼音

tǒng yī kǒu jìng

成语解释

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

成语出处

莫应丰《将军吟》第41章:“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都是统一的口径。”

鼪鼯之径

成语拼音

wéi wú zhī jìng

成语解释

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同“鼪鼬之迳”。

成语出处

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时姬又恶嚣,非受縻于炎炙,则必逃之鼪鼯之径。”

终南捷径

成语拼音

zhōng nán jié jìng

成语解释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 终南捷径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

径情直遂

成语拼音

jìng qíng zhí suì

成语解释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

成语出处

《歇冠子·著希》:“故君子弗径情而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