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举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兴灭举废这样含有举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举字的成语!

兴灭举废

成语拼音

xīng miè jǔ fèi

成语解释

兴:兴起。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成语出处

明·刘基《杞子来潮》:“胥教胥海,以引以为翼,以继武王周公兴灭举废之心,可也。”

举首奋臂

成语拼音

jǔ shǒu fèn bì

成语解释

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成语出处

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不可胜举

成语拼音

bù kě shèng jù

成语解释

指无法一一枚举,极言其多。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而其大较皆豪杰之士,道德充溢于中,事功见于当时。”

高举远蹈

成语拼音

gāo jǔ yuǎn dǎo

成语解释

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百废具举

成语拼音

bǎi fèi jù jǔ

成语解释

指许多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兴办。同“百废俱举”。

成语出处

宋·王明清《挥麈录》卷一:“吴明可帅会稽,百废具举,独不传书。”

一举两全

成语拼音

yī jǔ liǎng quán

成语解释

指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两全之策也。”

褎然举首

成语拼音

yòu rán jǔ shǒu

成语解释

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

举世无伦

成语拼音

jǔ shì wú lún

成语解释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伦:类,同类。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举手加额

成语拼音

jǔ shǒu jiā é

成语解释

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举国一致

成语拼音

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