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钳口不言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

钳口不言

成语拼音

qián kǒu bù yán

成语解释

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成语出处

《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

骗口张舌

成语拼音

piàn kǒu zhāng shé

成语解释

搬弄口舌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

弄口鸣舌

成语拼音

nòng kǒu míng shé

成语解释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奏弹范缜》:“弄口鸣舌,只足饰非。”

目定口呆

成语拼音

mù dìng kǒu dāi

成语解释

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楞的样子。

成语出处

《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流口常谈

成语拼音

liú kǒu cháng tán

成语解释

人人挂在嘴上的老话。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朗朗上口

成语拼音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成语解释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成语出处

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金人缄口

成语拼音

jīn rén jiān kǒu

成语解释

金人:铜制的人。缄口:封嘴,指缄默不言。铜人闭口不讲话。形容言词谨慎。亦作“金人三缄”。

成语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第三卷:“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金口玉音

成语拼音

jīn kǒu yù yīn

成语解释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成语出处

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交口荐誉

成语拼音

jiāo kǒu jiàn yù

成语解释

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成语出处

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口讲手画

成语拼音

kǒu jiǎng shǒu huà

成语解释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