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琅琅上口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

琅琅上口

成语拼音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成语解释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成语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豁口截舌

成语拼音

huō kǒu jié shé

成语解释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口口相传

成语拼音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成语解释

不著文学,口头相传。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七十二卷:“经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是知玄为万物母,圣人秘之,不形文字,口口相传。”

口蜜腹剑

成语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成语解释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 口蜜腹剑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风口浪尖

成语拼音

fēng kǒu làng jiān

成语解释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成语出处

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现在到了风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时候了,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抗日,一定要干出个英雄样来!”

高下在口

成语拼音

gāo xià zài kǒu

成语解释

犹言信口雌黄。

成语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饭来张口

成语拼音

fàn lái zhāng kǒu

成语解释

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成语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

自投虎口

成语拼音

zì tóu hǔ kǒu

成语解释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成语出处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众口嚣嚣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xiāo xiāo

成语解释

嚣:喧嚷,吵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

成语出处

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烦》:“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