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搬口弄舌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

搬口弄舌

成语拼音

bān kǒu nòng shé

成语解释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拙口钝辞

成语拼音

zhuō kǒu dùn cí

成语解释

拙:拙笨;钝:迟钝,笨拙。粗嘴巴,笨言辞。指不善于言辞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倅范叔》楔子:“须贾平日拙口钝辞,犹恐应对有误,家中有一辫士,名日范雎,得与此人同行,凡事计议,万无一失。”

一口同音

成语拼音

yī kǒ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犹言众口一词。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说,以义气为重。”

掩口而笑

成语拼音

yǎn kǒu ér xiào

成语解释

掩:捂。笑时捂住口,以防出声失礼。

成语出处

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掩口胡卢

成语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成语解释

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哑口无声

成语拼音

yǎ kǒu wú shēng

成语解释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同“哑口无言”。

成语出处

《再生缘》第三九回:“话说孟夫人听了这些言语,只气的哑口无声。”

绣口锦心

成语拼音

xiù kǒu jǐn xīn

成语解释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食不充口

成语拼音

shí bù chōng kǒu

成语解释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餬口”。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