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万口一词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

万口一词

成语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语解释

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成语出处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如出一口

成语拼音

rú chū yī kǒu

成语解释

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 如出一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下》:“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

群口铄金

成语拼音

qún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

铄:熔化。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

宋·李纲《谢亲笔札子》:“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

赤口烧城

成语拼音

chì kǒu shāo chéng

成语解释

赤舌:指谗言。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成语出处

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结舌钳口

成语拼音

jié shé qián kǒu

成语解释

结舌:不敢讲话;钳:夹。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内心恐惧

成语出处

宋·李纲《答宾劳》:“今子奋身寒苦,遭世隆昌,历金门,上玉堂,载笔螭坳,日侍清光,曾不能结舌钳口,循默自守。”

结舌杜口

成语拼音

jié shé dù kǒu

成语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苦口之药

成语拼音

kǔ kǒu zhī yào

成语解释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辩口利辞

成语拼音

biàn kǒu lì cí

成语解释

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成语出处

《后汉书·班昭传》:“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闭口不言

成语拼音

bì kǒu bù yán

成语解释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