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口燥喉干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

口燥喉干

成语拼音

kǒu zào hóu gān

成语解释

燥:干。形容非常干渴

成语出处

老舍《赵子曰》:“直喊到他口燥喉干,心中发空,才打道进城回公寓。”

口似悬河

成语拼音

kǒu sì xuán hé

成语解释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口角风情

成语拼音

kǒu jiǎo fēng qíng

成语解释

口头表示的情爱。

成语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口中蚤虱

成语拼音

kǒu zhōng zǎo shī

成语解释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成语出处

《韩非子·七术》:“(王)以临东阳,则邯鄣口中虱也。”

口讲指画

成语拼音

kǒu jiǎng zhǐ huà

成语解释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成语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口尚乳臭

成语拼音

kǒu shàng rǔ xiù

成语解释

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 口尚乳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高帝纪》:“是口尚乳臭,安能当吾韩信?”

口不应心

成语拼音

kǒu bù yìng xīn

成语解释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饭来开口

成语拼音

fàn lái kāi kǒu

成语解释

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同“饭来张口”。

成语出处

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百口同声

成语拼音

bǎi kǒu t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时已亭午,小珠跌坐坟下,哭个不住。末后秃头与跟人劝止,大众百口同声,小珠方停了哭,谢了善人村父老,就到秃头家来。”

以口问心

成语拼音

yǐ kǒu wèn xīn

成语解释

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随又忖道:‘妇人之言,何足凭谁!况且他一顿饭钱,尚不能预备,就有惊恐,他如何出力相报得?’以口问心,行了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