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利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含有利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利字的成语!

避害就利

成语拼音

bì hài jiù lì

成语解释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成语出处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兴利剔弊

成语拼音

xīng lì tì bì

成语解释

剔:剔除;弊:弊端,害处。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

利口捷给

成语拼音

lì kǒu jié jǐ

成语解释

利口:能言善辩;捷给:言辞敏捷,善于应付。指能言善辩,言辞敏捷,善于应付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进利除害

成语拼音

jìn lì chú hài

成语解释

犹言兴利除害。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

地尽其利

成语拼音

dì jìn qí lì

成语解释

尽: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有一利即有一弊

成语拼音

yǒu yī lì jì yǒu yī bì

成语解释

弊:弊病,害处。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6回:“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有一利必有一弊

成语拼音

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

成语解释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二三件事》:“但是,真如先哲之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

利时及物

成语拼音

lì shí jí wù

成语解释

指救世济物。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幸以古人自勉,以利时及物为己任,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