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成语

九儒十丐

jiǔ rú shí gài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成语出处

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酒醉饭饱

jiǔ zuì fàn bǎo

比喻饮食得到了满足。

成语出处

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

九烈三贞

jiǔ liè sān zhēn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酒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正音

饱,不能读作“bāo”。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酒色财气

jiǔ sè cái qì

成语正音

色,不能读作“sǎi”。

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酒囊饭袋

jiǔ náng fàn dài

成语正音

囊,不能读作“rǎnɡ”。

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 酒囊饭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鸠形鹄面

jiū xíng hú miàn

成语正音

鹄,不能读作“ɡǔ”。

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酒绿灯红

jiǔ lǜ dēng hóng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酒酣耳热

jiǔ hān ěr rè

成语正音

酣,不能读作“ɡān”。

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酒池肉林

jiǔ chí ròu lín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 酒池肉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