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成语

兵勇将猛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

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诉说宋江等兵勇将猛,折了五将,全军覆没,特来恳告元帅,借兵报仇。”

东讨西征

dōng tǎo xī zhēng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成语出处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兵连祸深

bīng lián huò shēn

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成语出处

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兵连祸深,变起都邑,六师播荡,九服震惊。”

共贯同条

gòng guàn tóng tiáo

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涕笑皆神之所行,逡巡皆气之所应,固可于此得吾兄……共贯同条之精爽。”

兵强将猛

bīng qiáng jiàng měng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4回:“对众商议,一面差人往威胜晋王处,说宋江等兵强将猛,难以抵敌,乞添差良将镇守,庶保无虞。”

凤泊鸾漂

fèng bó luán piāo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成语出处

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公是公非

gōng shì gōng fēi

公认的是非。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并辔齐驱

bìng pèi qí qū

辔:驾驭牲口的缰绳;齐驱:一齐快跑。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高低

成语出处

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墨家差不多完全扬弃了神鬼的尊崇,而和名家并辔齐驱地突入于辨论的明察与客观世界的解剖。”

东讨西伐

dōng tǎo xī fá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成语出处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