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成语

凶终隙末

xiōng zhōng xì mò

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 凶终隙末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后汉书·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

形劫势禁

xíng jié shì jìn

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同“形格势禁”。

成语出处

严复《原强》:“夫奴虏之于主人,特形劫势禁,无可如何已耳,非心悦诚服,有爱于其国与主,而共保持之也。”

心浮气盛

xīn fú qì shèng

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好在还没惹出什么大祸,我后来就不敢再这样心浮气盛了。”

虚词诡说

xū cí guǐ shuō

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心存目想

xīn cún mù xiǎng

指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虚往实归

xū wǎng shí guī

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

成语出处

《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心浮气粗

xīn fú qì cū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

成语出处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我们年青人,心浮气粗是有的,可是没有成见。”

修齐治平

xiū qí zhì píng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成语出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