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ù qǐ wū chén
指月出日落。
《参同契》上卷:“昏明顺寒暑。”后蜀·彭晓注:“兔起乌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
tóu mèi hè gē
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梁书·元帝纪》:“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
shǐ shí gài yī
吃猪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极其贫困。
清·唐甄《潜书·孝功》:“观其境内,冻饿僵死犹昔也,豕食丐衣犹昔也。”
tú yáo rì mù
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tián yán měi yǔ
指说好听的话。也指好言好语。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
tóu luǎn jī shí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4卷:“所谓以羊将狼,投卵击石,幸而不用,何过望哉!”
tián suān kǔ là
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
茅盾《蚀·幻灭》:“像我,在外这两年,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尝遍了!”
tóng tóu tiě bì
形容人勇猛强悍。同“铜头铁额”。
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tù kuí yàn mài
形容景象荒凉。
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