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làn hǎi kū
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海枯团体固。”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指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tūn shēng rěn qì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tǔ niú mù mǎ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tóng xīn gòng dǎn
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tūn shēng rěn lèi
形容强忍悲伤。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tuí yuán bài bì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恨海》第六回:“走了半里多路,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
tiān shēng tiān shā
指自生自化,自生自灭。
汉·张良《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tóng xīn yè lì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宋·欧阳修《论乞主张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臣闻自古帝王致治,须待同心叶力之人。”
tuī chéng jiē wù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晋书·刘元海载记》:“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