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成语

桑榆末景

sāng yú mò jǐng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骚情赋骨

sāo qíng fù gǔ

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

成语出处

清·徐士俊《络冰丝》:“小生沈约字休文……天生就骚情赋骨,随他半幅纸、半点墨,当值千金。”

三更半夜

sān gēng bàn yè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成语出处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千枝万叶

qiān zhī wàn yè

树的枝叶很多。形容关系错综复杂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辟若伐树而引其本,千枝万叶,则莫得弗从也。”

潜山隐市

qián shān yǐn shì

潜:深藏。在山林中潜迹,在市井中隐身

成语出处

唐·杜牧《送薛处士序》:“处士之名,何哉?潜山隐市,皆处士也。”

遣词造句

qiǎn cí zào jù

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成语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十章:“但编排布局却较一般传奇来得曲折复杂,遣词造句也务求绮丽华美。”

忍饥受饿

rěn jī shòu è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入主出奴

rù zhǔ chū nú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成语出处

唐·韩愈《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