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9
带袍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方巾长袍这样含有袍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袍字的成语!

方巾长袍

成语拼音

fāng jīn cháng páo

成语解释

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成语出处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髻,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

绨袍恋恋

成语拼音

tí páo liàn liàn

成语解释

绨袍:粗丝绢袍子;恋恋:留恋。指不忘旧情。 >> 绨袍恋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汝所以不得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

擐甲披袍

成语拼音

huàn jiǎ pī páo

成语解释

擐:穿;披:穿着。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黄袍加体

成语拼音

huáng páo jiā tǐ

成语解释

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同“黄袍加身”。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冠袍带履

成语拼音

guān páo dài lǚ

成语解释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割须弃袍

成语拼音

gē xū qì pào

成语解释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 割须弃袍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

粗袍粝食

成语拼音

cū páo lì shí

成语解释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后汉书·袁京传》:“[袁彭]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终于议郎。”

袍笏登场

成语拼音

páo hù dēng chǎng

成语解释

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成语出处

清 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若他动色到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