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成语

扫地出门

sǎo dì chū mén

成语正音

出,不能读作“cū”。

比喻将坏东西彻底清除出去。也没收全部财产,赶出家门。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丧家之狗

sàng jiā zhī gǒu

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 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桑中之喜

sāng zhōng zhī xǐ

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三年之艾

sān nián zhī ài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麒麟楦

qí lín xuàn

麒麟:传说的灵兽;楦:做鞋的木头模型,指驴子。假扮成麒麟的驴子。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山谷外集·次韵谢外舅食驴肠》诗:“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惊。”

桑间之音

sāng jiān zhī yīn

指淫靡的音乐。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期期以为不可

qī qī yǐ wéi bù kě

期期:口吃的样子。坚决不同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