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成语

洒心更始

sǎ xīn gèng shǐ

犹言改过自新。自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

洒扫应对

sǎ sào yìng duì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成语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飒爽英姿

sà shuǎng yīng zī

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弱冠之年

ruò guàn zhī nián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成语出处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如此而已

rú cǐ ér yǐ

成语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人情之常

rén qíng zhī cháng

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凡用一人,必或以为贤,或以为不肖,此固人情之常,自古而然,不足怪也。”

七尺之躯

qī chǐ zhī qū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 七尺之躯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

若敖之鬼

ruò áo zhī guǐ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 若敖之鬼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入幕之宾

rù mù zhī bīn

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 入幕之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