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成语

去就之分

qù jiù zhī fēn

去就;进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圈牢养物

juàn láo yǎng wù

圈牢:养牛马的地方。饲养在圈中的牲畜。比喻任人驱使,毫无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跫然足音

qióng rán zú yīn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成语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七步成章

qī bù chéng zhāng

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 七步成章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秋风团扇

qiū fēng tuán shàn

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成语出处

清 洪昇《长生殿 献发》:“秋风团扇原吾分,多谢连枝特过存。”

劬劳之恩

qú láo zhī ēn

指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穷则思变

qióng zé sī biàn

成语正音

思,不能读作“shī”。

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 穷则思变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