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成语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成语正音

弹,不能读作“炸弹”的“dàn”。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对酒当歌

duì jiǔ dāng gē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 对酒当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不时之须

bù shí zhī xū

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 不时之须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对景挂画

duì jǐng guà huà

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黄昏二字,虽是对景挂画,就只可惜是个俗语。”

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成语出处

《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肤受之愬

fū shòu zhī xiāng

指谗言。肤受,指浮泛不实,或指利害切身。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断乎不可

duàn hū bù kě

断乎:果断的样子;可:可以,能够。指坚决或绝对不能

成语出处

鲁迅《随感录》:“如何扫除?万万不能,也断乎不可!”

断尾雄鸡

duàn wěi xióng jī

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成语出处

宋·苏轼《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