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开头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6 15:00

七拱八翘

成语拼音

qī gǒng bā qiào

成语解释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成语出处

沙汀《选灾》:“么大爷又不依了!说:‘要乱来我们大家乱来!’就这样七拱八翘。”

七折八扣

成语拼音

qī zhé bā kòu

成语解释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

七步奇才

成语拼音

qī bù qí cái

成语解释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七舌八嘴

成语拼音

qī shé bā zuǐ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成语出处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七尺之躯

成语拼音

qī chǐ zhī qū

成语解释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 七尺之躯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

七月流火

成语拼音

qī yuè liú huǒ

成语解释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所以此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

成语出处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七捞八攘

成语拼音

qī lāo bā rǎng

成语解释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若存得此心,则气常时清……睡梦里亦七捞八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浊了。”

七步八叉

成语拼音

qī bù bā chā

成语解释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