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带塞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下塞上聋这样含有塞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塞字的成语!

下塞上聋

成语拼音

xià sāi shàng lóng

成语解释

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成语出处

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荆棘塞途

成语拼音

jīng jí sè tú

成语解释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晦盲否塞

成语拼音

huì máng pǐ sè

成语解释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成语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壶浆塞道

成语拼音

hú jiāng sāi dào

成语解释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 壶浆塞道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赭衣塞路

成语拼音

zhě yī sàī lù

成语解释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成语出处

《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昭德塞违

成语拼音

zhāo dé sè wéi

成语解释

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成语出处

《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豺狼塞路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sāi lù

成语解释

豺狼: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比喻坏人当权

成语出处

《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汗牛塞栋

成语拼音

hàn niú sāi dòng

成语解释

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闭目塞聪

成语拼音

bì mù sāi cōng

成语解释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