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9
带散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这样含有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散字的成语!

如鸟兽散

成语拼音

rú niǎo shòu sàn

成语解释

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 如鸟兽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魂飞魄散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sàn

成语解释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 魂飞魄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众散亲离

成语拼音

zhòng sàn qīn lí

成语解释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成语出处

《晋书·慕容垂传》:“淮南之败,众散亲离,而垂侍卫圣躬,诚不可志。”

骨肉离散

成语拼音

gǔ ròu lí sàn

成语解释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成语出处

《诗经·唐风·杕杜》小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风吹云散

成语拼音

fēng chuī yún sàn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成语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散兵游勇

成语拼音

sǎn bīng yóu yǒng

成语解释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一盘散沙

成语拼音

yī pán sǎn shā

成语解释

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

零零散散

成语拼音

líng líng sǎn sǎn

成语解释

分布得很稀,不多

成语出处

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树倒猢狲散

成语拼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成语解释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 树倒猢狲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