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带三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日已三竿这样含有三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三字的成语!

日已三竿

成语拼音

rì yǐ sān gān

成语解释

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同“日上三竿”。

成语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两次三番

成语拼音

liǎng cì sān fān

成语解释

多次,好几次。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连三接二

成语拼音

lián sān jiē èr

成语解释

犹言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

读书三到

成语拼音

dú shū sān dào

成语解释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成语出处

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壹倡三叹

成语拼音

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

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成语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成语解释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南齐书·王敬则传》

三言讹虎

成语拼音

sān yán é hǔ

成语解释

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成语出处

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

三顾草庐

成语拼音

sān gù cǎo lú

成语解释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 三顾草庐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