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带三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三台五马这样含有三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三字的成语!

三台五马

成语拼音

sān tái wǔ mǎ

成语解释

三台:汉朝的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泛指大臣;五马:用五匹马驾车,借指太守。泛指达官显宦

成语出处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2首:“足下三台五马,宦马之后,丞宜百首同归,早践结邻之约。”

三回九转

成语拼音

sān huí jiǔ zhuǎn

成语解释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成语出处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三般两样

成语拼音

sān bān liǎng yàng

成语解释

指多个,也指耍手段,弄花样。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天下只是一个道理,更无三般两样。”

韦编三绝

成语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 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三绝韦编

成语拼音

sān jué wéi biān

成语解释

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成语出处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三纲五常

成语拼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成语解释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 三纲五常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问一得三

成语拼音

wèn yī dé sān

成语解释

问一件事却得到解决三件事的办法。形容求少得多。 >> 问一得三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春秋 孔丘弟子《论语.季氏》。

三徙成国

成语拼音

sān xǐ chéng guó

成语解释

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