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带山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这样含有山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山字的成语!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成语拼音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成语解释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成语出处

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水秀山明

成语拼音

shuǐ xiù shān míng

成语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深山密林

成语拼音

shēn shān mì lín

成语解释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成语出处

鲁迅《彷徨·伤逝》:“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

山河表里

成语拼音

shān hé biǎo lǐ

成语解释

形容形势险要。 >> 山河表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穷山恶水

成语拼音

qióng shān è shuǐ

成语解释

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成语出处

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鸿毛泰山

成语拼音

hóng máo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 有眼不识泰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梯山栈谷

成语拼音

tī shān zhàn gǔ

成语解释

指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泰山梁木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liáng mù

成语解释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山高水低

成语拼音

shān gāo shuǐ dī

成语解释

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