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带师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这样含有师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师字的成语!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成语拼音

jīng shī yì yù,rén shī nán zāo

成语解释

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

老师宿儒

成语拼音

lǎo shī xiǔ rú

成语解释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学无师承

成语拼音

xué wú shī chéng

成语解释

师承:相承的师法。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诗:“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

百万雄师

成语拼音

bǎi wàn xióng shī

成语解释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成语出处

宋·张载《庆州大顺城记》:“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无师自通

成语拼音

wú shī zì tōng

成语解释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成语出处

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誇。”

兴师动众

成语拼音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语解释

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兴师动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一字之师

成语拼音

yī zì zhī shī

成语解释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一字之师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出师不利

成语拼音

chū shī bù lì

成语解释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

学无常师

成语拼音

xué wú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

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成语出处

《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成语拼音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成语解释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