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带疏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才疏识浅这样含有疏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疏字的成语!

才疏识浅

成语拼音

cái shū shí qiǎn

成语解释

才:才能;疏:空虚;识:学识;浅: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与见识浅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晚学生才疏识浅,全仗老太师海涵。”

竞今疏古

成语拼音

jìng jīng shū gǔ

成语解释

指重视现代的,轻视古代的。犹厚今薄古。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惟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宋初论而新:从质及论,弥迈弥澹。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疏慵愚钝

成语拼音

shū yōng yú dùn

成语解释

疏慵:懒散;愚钝:愚笨迟钝。懒散愚笨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休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有这般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力薄才疏

成语拼音

lì bó cái shū

成语解释

薄:轻微;疏:粗疏。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材疏志大

成语拼音

cái shū zhì dà

成语解释

指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有时用为谦词。

成语出处

宋·陆游《大风登城诗》:“材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纲目不疏

成语拼音

gāng mù bù shū

成语解释

比喻法令细密。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

疏宕不拘

成语拼音

shū dàng bù jū

成语解释

疏宕:放荡。放荡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

《北史·薛憕传》:“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

疏水箪瓢

成语拼音

shū shuǐ dān piáo

成语解释

疏水:粗糙的饮食;箪瓢:简陋的食具。指生活清贫。比喻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内疏外亲

成语拼音

nèi shū wài qīn

成语解释

疏:疏远;亲:亲密。内心疏远,表面亲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成语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曾子曰:‘内疏而外亲。’”

疏财尚气

成语拼音

shū cái shàng qì

成语解释

疏:分;气:义气。散财给人,崇尚义气。指为人慷慨重义

成语出处

宋·沈俶《谐史·戴献可仆》:“四明戴献可者,疏财尚气,喜从贤士大夫游处,而家世雄于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