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繁音促节

fán yīn cù jié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成语出处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蹈矩践墨

dǎo jǔ jiàn mò

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严介溪相公书》:“其如某最迂阔樗散,徒有蹈矩践墨之小节,本无经时理物之长才。”

繁文缛礼

fán wén rù lǐ

繁:杂而多;文:仪式;缛:繁重。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成语出处

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

包胥之哭

bāo xū zhī kū

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 包胥之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

蹈机握杼

dǎo jī wò zhù

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成语出处

汉·徐幹《中论·爵禄》:“位也者,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

抱鸡养竹

bào jī yǎng zhú

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 抱鸡养竹的成语故事

道不掇遗

dào bù duō yí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成语出处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抱瓮灌畦

bào wèng guàn qí

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 >> 抱瓮灌畦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抱瓮灌畦”,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说的子贡和汉阴丈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