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缊袍不耻

yùn páo bù chǐ

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子路)也欤。”

啧啧称羡

zé zé chēng xiàn

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

成语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八回:“那批热中朋友,谁不啧啧称羡。”

言差语错

yán chā yǔ cuò

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二则与狄希陈朝夕坐在船上,相厮相守,易于言差语错,动辄将狄希陈打骂。”

云散高唐

yún sàn gāo táng

高唐:战国时楚国一台观,名高唐馆,在云梦泽中。比喻夫妇恩情断绝,欢乐成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凿坏而遁

záo pī ér dùn

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成语出处

《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玉树芝兰

yù shù zhī lán

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意在言外

yì zài yán wài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此绝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

泽吻磨牙

zé wěn mó yá

犹言龇牙咧嘴。凶残的样子。

成语出处

《新唐书·酷吏传序》:“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