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燕金募秀

yān jīn mù xiù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蔡屣延才,铎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有风有化

yǒu fēng yǒu huà

指有教育意义。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约法三章

yuè fǎ sān zhāng

成语正音

约,不能读作“yāo”。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 约法三章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喑呜叱咤

yīn wū chì zhà

喑呜:怀怒气;叱咤:发怒时的叫喊声。指厉声怒喝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樊侯庙灾记》:“不然,则喑呜叱咤,使风驰霆击,则侯之威灵暴矣哉!”

渊谋远略

yuān móu yuǎn lüè

深谋远略。

成语出处

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宋·岳飞《奏画守襄阳等郡营田札子》:“陛下渊谋远略,非臣所知。”

一五一十

yī wú yī shí

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有害无利

yǒu hài wú lì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吾丘寿王传》:“以众吏捕寡贼,其势必得。盗贼有害无利,则莫犯法,刑错之道也。”

燕驾越毂

yān jià yuè gū

燕地的车越地的毂。指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成语出处

明·高攀龙《寄瞿洞观书》之二:“广土众民,君子所欲。老丈得之,其与世俗吏传舍一官者,必有如燕驾越毂,不可同年而语。”

约定俗成

yuè dìng sú chéng

成语正音

约,不能读作“yāo”。

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成语出处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一心一德

yī xīn yī dé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一心一德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