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带同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异曲同工这样含有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同字的成语!

异曲同工

成语拼音

yì qǔ tóng gōng

成语解释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 异曲同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薰莸同器

成语拼音

xūn yóu tóng qì

成语解释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观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同条共贯

成语拼音

tóng tiáo gòng guàn

成语解释

条:枝条;贯:钱串。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欤?”

同恶相恤

成语拼音

tóng wù xiāng xù

成语解释

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同盘而食

成语拼音

tóng pán ér shí

成语解释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成语出处

《魏书·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可同患,难处安

成语拼音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成语解释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行同狗彘

成语拼音

xíng tóng gǒu zhì

成语解释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成语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冰炭不同器

成语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成语解释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成语出处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恩同再生

成语拼音

ēn tóng zài shēng

成语解释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成语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众口同声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