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按拼音查找
带为字的成语
带为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刓方为圆这样含有为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为字的成语!
刓方为圆
成语解释
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
成语出处
《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谮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
攘为己有
成语解释
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化为乌有
成语解释
乌有:哪有,何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壮夫不为
成语解释
壮夫:具有雄心壮志的人,指成年人。成年人是不做的。指事情轻微细小,不值得一做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
成语解释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悬为厉禁
成语解释
悬:公开揭示;厉禁:严厉禁止。公开严厉地加以禁止
成语出处
清·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本朝自康熙以来,因为明朝的东林党及几社、复社都是士大夫的不安分,所以悬为厉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