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带献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当场献丑这样含有献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献字的成语!

当场献丑

成语拼音

dāng chǎng xiàn chǒu

成语解释

当:对着,向着。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丢脸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我今年已六十,尚无子嗣,你若肯时,便请个先生教你,也强如当场献丑。”

献替可否

成语拼音

xiàn tì kě fǒu

成语解释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成语出处

《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白璧三献

成语拼音

bái bì sān xiàn

成语解释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 白璧三献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见《韩非子·和氏》。

美芹之献

成语拼音

měi qín zhī xiàn

成语解释

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成语出处

《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

飞觥献斝

成语拼音

fēi gōng xiàn jiǎ

成语解释

指频频传杯。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一回:“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

献可替不

成语拼音

xiàn kě tì fǒu

成语解释

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成语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

承欢献媚

成语拼音

chéng huān xiàn mèi

成语解释

承欢:迎合他人博取欢心。以自己的媚态博得别人欢心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四围小花,好像承欢献媚,服从那大花的样子。”

一献三售

成语拼音

yī xiàn sān shòu

成语解释

指人臣过蒙宠幸。同“一献三酬”。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楚臣《天问》不酬,今臣过幸,一献三售。”

野人献芹

成语拼音

yě rén xiàn qín

成语解释

把不值钱的芹菜当好东西献给别人。比喻贡献的不是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多用作送人礼物或建议时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

《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台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