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带邪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弃邪从正这样含有邪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邪字的成语!

弃邪从正

成语拼音

qì xié cóng zhèng

成语解释

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陈善闭邪

成语拼音

chén shàn bì xié

成语解释

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归邪返正

成语拼音

guī xié fǎn zhèng

成语解释

返:回归。指改正错误,返回正确道路

成语出处

唐·韦表微《麟台碑铭》:“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返正。”

扶正祛邪

成语拼音

fú zhèng qū xié

成语解释

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成语出处

傅维康《医药史话·张仲景》:“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邪不敌正

成语拼音

xié bù dí zhèng

成语解释

犹言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成语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庄攈松》:“邪不敌正,理固然也。”

家言邪学

成语拼音

jiā yán xié xué

成语解释

家言:一家之言,指偏见;邪:不正当;邪学:邪说。指偏见邪说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学所以恶儒者也。”

邪不伐正

成语拼音

xié bù fá zhèng

成语解释

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同“邪不犯正”。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巫列》:“夫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

目不邪视

成语拼音

mù bù xié shì

成语解释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降邪从正

成语拼音

xiáng xié cóng zhèng

成语解释

降:降服;从:归从。降伏妖邪,使之改邪归正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