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义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恩绝义断这样含有义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义字的成语!

恩绝义断

成语拼音

ēn jué yì duàn

成语解释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义无旋踵

成语拼音

yì wú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旋踵:把脚后跟转过来,比喻退缩。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毫不退缩。亦作“义不旋踵”。

成语出处

《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

义愤填胸

成语拼音

yì fèn tián xiōng

成语解释

指胸中充满义愤。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十三妹]把白脸儿狼、傻狗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听了个仔细,登时义愤填胸。”

乡风慕义

成语拼音

xiàng fēng mù yì

成语解释

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仪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延颈举踵,媀媀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违恩负义

成语拼音

wéi ēn fù yì

成语解释

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

成语出处

《南齐书·扶南国传》:“永不恭从,违恩负义,叛主之愆,天不容载。”

忘恩失义

成语拼音

wàng ēn shī yì

成语解释

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失义的人,慢慢地报答你两个。’”

望文生义

成语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成语解释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成语出处

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意。”

首唱义举

成语拼音

shǒu chàng yì jǔ

成语解释

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成语出处

《晋书·刘弘传》:“诏惟令臣以散补空缺,然沐乡令虞潭忠诚烈正,首唱义举,举善以教,不能者劝,臣辄特转潭补醴陵令。”

满腔义愤

成语拼音

mǎn qiāng yì fèn

成语解释

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

成语出处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汹汹,一进门就捣毁了家具和窗户,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

居利思义

成语拼音

jū lì sī yì

成语解释

指临财不苟得。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