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4
带引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引新吐故这样含有引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引字的成语!

引新吐故

成语拼音

yǐn xīn tǔ gù

成语解释

犹言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吐纳术。

成语出处

晋·陆机《列仙赋》:“引新吐故,云饮霞餐。”

引虎拒狼

成语拼音

yǐn hǔ jù láng

成语解释

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亦作“引狼拒虎”。

成语出处

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引锥刺股

成语拼音

yǐn zhuī cì gǔ

成语解释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 引锥刺股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穿壁引光

成语拼音

chuān bì yǐn guāng

成语解释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 穿壁引光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长往远引

成语拼音

cháng wǎng yuǎn yǐn

成语解释

指引身远行,一去不返。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再乞归葬疏》:“兹又奉圣母申命之颁,耿耿孤忠,宁敢自负。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长往远引,忍于背违者也。”

引喻失义

成语拼音

yǐn yù shī yì

成语解释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引领而望

成语拼音

yǐn lǐng ér wàng

成语解释

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短推长

成语拼音

yǐn duǎn tuī cháng

成语解释

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 引短推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赍。 《南史·刘峻传》

引虎自卫

成语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成语解释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熊经鸟引

成语拼音

xióng jīng niǎo yǐn

成语解释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成语出处

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