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2
带渔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这样含有渔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渔字的成语!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成语拼音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渔阳鞞鼓

成语拼音

yǔ yáng pí gǔ

成语解释

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鞞鼓,骑兵用的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经猎史

成语拼音

yú jīng liè shǐ

成语解释

渔、猎:涉猎。涉猎经典史籍。指泛读群书,知识广博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2卷:“进士王壡,渔经猎史之士也。”

渔翁之利

成语拼音

yú wēng zhī lì

成语解释

犹言渔人之利。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渔海樵山

成语拼音

yú hǎi qiáo shān

成语解释

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

清·方文《留别马倩若兼订毗陵之游》诗:“渔海樵山过此生,向平儿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愿君早奏升平略,鱼海樵山任所之。”

从中渔利

成语拼音

cóng zhōng yú lì

成语解释

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成语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说其改醮,已则从中渔利,藉以餬口。”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成语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成语解释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渔人得利

成语拼音

yú rén dé lì

成语解释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 渔人得利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渔人之利

成语拼音

yú rén zhī lì

成语解释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渔人之利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成语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