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带志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样含有志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志字的成语!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成语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成语解释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鹍鹏得志

成语拼音

kūn péng dé zhì

成语解释

鹍鹏: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

豪情壮志

成语拼音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成语解释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

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成语拼音

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

成语解释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

斗志昂扬

成语拼音

dòu zhì áng yáng

成语解释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成语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志在四方

成语拼音

zhì zài sì fāng

成语解释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志在四方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笃志好学

成语拼音

dǔ zhì hǎo xué

成语解释

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志气凌云

成语拼音

zhì qì líng yún

成语解释

凌云:直上云霄。志气直上云霄,形容志向高远、意气豪壮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如今状貌堂堂,威风赳赳,志气凌云。”

寝丘之志

成语拼音

qǐn qiū zhī zhì

成语解释

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后因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为“寝丘之志”。 >> 寝丘之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

宏才远志

成语拼音

hóng cái yuǎn zhì

成语解释

宏:广博。杰出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

鲁迅《韦素园墓记》:“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