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3
带踵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企踵可待这样含有踵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踵字的成语!

企踵可待

成语拼音

qǐ zhǒng kě dài

成语解释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则萧、曹、周、韩之伦,何足不致,吴、邓、梁、窦之属,企踵可待。”

骈肩累踵

成语拼音

pián jiān lèi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成语出处

清·王韬《瀛需杂志》:“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城中热闹,无异于城外,几于倾邑若狂,士女往观者,骈肩累踵。”

举踵思望

成语拼音

jǔ zhǒng sī wàng

成语解释

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盖闻中国至仁,德洋恩普……举踵思望,如怙旱之望雨。”

肩摩踵接

成语拼音

jiān mó zhǒng jiē

成语解释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比肩随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suí zhǒng

成语解释

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计不旋踵

成语拼音

jì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踵决肘见

成语拼音

zhǒng jué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

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延颈跂踵

成语拼音

yán jǐng qǐ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同“延颈企踵”。

成语出处

宋·王明清《挥薼后录》第四卷:“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顶炼臂,延颈跂踵,以望御车之尘也?”

沓来踵至

成语拼音

tǎ lái zhǒng zhì

成语解释

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

纳履踵决

成语拼音

nà lǚ zhǒng jué

成语解释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