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带烛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偶烛施明这样含有烛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烛字的成语!

偶烛施明

成语拼音

ǒu zhú shī míng

成语解释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钟盘烛龠

成语拼音

zhōng pán zhú yuè

成语解释

烛:指烛光;龠:古时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形容因学识浅陋而造成错误

成语出处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洞幽烛远

成语拼音

dòng yōu zhú yuǎn

成语解释

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风檐刻烛

成语拼音

fēng yán kè zhú

成语解释

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成语出处

清·钮琇《觚剩·五经中式》:“查林二公乃能于风檐刻烛时,立就二十三艺,洵未易才。”

照天蜡烛

成语拼音

zhào tiān là zhú

成语解释

照亮天空的烛光。比喻官吏的明察

成语出处

宋·范镇《东斋纪事》第四卷:“田元均密谏况,宽厚明辨,其治成都最为声。……蜀人谓之‘照天蜡烛’,又谓之‘不错事尚书’。”

扣槃扪烛

成语拼音

kòu pán mén zhú

成语解释

扣:敲;扪:摸。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 >> 扣槃扪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无幽不烛

成语拼音

wú yōu bù zhú

成语解释

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

成语出处

《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

扣盘扪烛

成语拼音

kòu pán mén zhú

成语解释

扣:敲;扪:摸。比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成语出处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钥,以为日也。”

飞蛾赴烛

成语拼音

fēi é fù zhú

成语解释

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同“飞蛾赴火”。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盲人把烛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bǎ zhú

成语解释

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成语出处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