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羊入虎群

yáng rù hǔ qún

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妖由人兴

yāo yóu rén xīng

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成语出处

《左传·庄公十四年》:“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衣冠楚楚

yī guān chǔ chǔ

成语正音

衣,不能读作“衣锦还乡”的“yì”;冠,不能读作“冠军”的“ɡuàn”。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成语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野马无缰

yě mǎ wú jiāng

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四回:“天机有碍尖还钝,野马无缰快已迟。”

学贯中西

xué guàn zhōng xī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成语正音

雅,不能读作“yā”。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成语出处

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言必有据

yán bì yǒu jù

成语正音

据,不能读作“jū”。

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成语出处

鲁迅《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睚眦必报

yá zì bì bào

成语正音

眦,不能读作“cǐ”或“cī”。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 睚眦必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