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足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杜口裹足这样含有足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足字的成语!

杜口裹足

成语拼音

dù kǒu guǒ zú

成语解释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

鼎足而立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鼎足而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被发跣足

成语拼音

pī fà xiǎn zú

成语解释

被发:披散头发;跣足:赤脚。披散头发,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成语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瞥见一画衣女子,被发跣足,冒风而至,连呼:‘三郎救我命!’”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成语拼音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

成语解释

智:智谋,指巧诈,诡辩。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臣术》:“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知足不殆

成语拼音

zhī zú bù dài

成语解释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危险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成语拼音

yán zhī wú zuì,wén zhī zú jiè

成语解释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

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

人给家足

成语拼音

rén jǐ jiā zú

成语解释

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 人给家足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商君列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倾柯卫足

成语拼音

qīng kē wèi zú

成语解释

指善于保护自己。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七足八手

成语拼音

qī zú bā shǒu

成语解释

形容慌张乱闯。同“七脚八手”。

成语出处

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