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成语

自出胸臆

zì chū xiōng yì

臆:胸。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

成语出处

清·汪琬《吴道贤诗小序》:“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绳墨之外,自出胸臆。”

一叶迷山

yī yè mí shān

意指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自相抵牾

zì xiāng dǐ wǔ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成语出处

章炳麟《答梦庵》:“梦庵既以声闻缘觉与大乘菩萨有悲观乐观之分,而复言佛法无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遗簪坠珥

yí zān zhuì ěr

指遗落、丢弃簪子珥珰。亦指遗弃的簪珥。

成语出处

宋·柳永《木兰花》词:“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坠珥,珠翠纵横。”

遗簪绝缨

yí zān jué yīng

指男女杂坐,不拘形迹,欢饮无度。 >> 遗簪绝缨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淳于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另见《韩诗外传》卷七,王后所绝缨之事。后合二事为“遗簪绝缨”。

至纤至悉

zhì xiān zhì xī

纤:细微;悉:详尽。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成语出处

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至公无我

zhì gōng wú wǒ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士大夫为吏者,当以至公无我处之,事自理,民自服。”

自我作祖

zì wǒ zuò zǔ

自:从,由。由我创新,不循旧法。指不因袭前人旧例,有所创新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谭剧杂札》:“譬如以三家村学究口号歪诗拟《康衢》、《击壤》,谓‘自我作祖,出口成章’,岂不可笑!”

子皆豚犬

zǐ jiē tún quǎn

豚:小猪。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

成语出处

《吴历》:“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